今天小编领着大家了解一下咱们的“叨叨”卢伟老师!!绝对给你一个魅力十足的男神,继续往下看吧!!!
初见卢伟(叨叨)时
你可能会感觉他身上散发着一种文艺气息。外表率性不拘的他在新东方有着“刀郎”的称号。但交谈过后你会发现,他讲话做事逻辑分明,举止有礼有节,是个理性而认真的人。卢伟老师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几年前决定回国加入教师行业,在新东方教授得以高级班、德福班、德福词汇班、aps辅导课程与出国申请,有的学生叫他“全能神”,授课时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德国式的严谨,也为了每一位学生尽责到底。
在德多年,阅历丰富
许多学生都被卢伟老师深厚的知识水平所折服,他可以轻松应对学生抛出的各种难题,事实上这和他在德国待过的十多年是分不开的。卢伟老师在来新东方任教之前,有过一段非常有趣的国外生活经历。他在德国留学七年、工作五年,在德国诸多城市都有游历、学习的经历,工作经历也十分丰富。甚至他的业余爱好也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热爱足球的他曾任斯图加特地区联赛俱乐部一队队长、二队教练,而且这份球员历程是源于踢球时误入俱乐部场地,因球技不错而被俱乐部“盯上”。讲起这段经历时,卢伟老师仍觉得颇值得回味。
4年前卢伟回国,来到新东方成为一名德语老师,这似乎与他之前的求学、工作经历大相径庭,很难想象一个在国外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节奏的人,会想要回国做一份教书育人的事情。但卢伟乐在其中,他说当老师是非常愉快的,在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被需要的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他觉得踏实又有意义。
他说:“新东方是一个让人进步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好老师带动着我一直往前走。新东方能给人新鲜感,也能让人进步。”回国之前卢伟担心自己很难适应中国发展的新节奏,他提前做了许多调查和准备,并早早地决定要来新东方,回国后他仅仅休整了20多天,便迅速地加入新东方,投入工作。或许是在德国独自打拼惯了,他习惯做事情有条有理,同时也具备了相当的抗压性,面对备课、批改作业等辛苦的任务,他都能尽职尽责,绝不疏忽。
他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都潜移默化地融合在了他的课程里,在德十二年的经历既影响了他自己,也影响了他手头这份教师的职业。被他教过的学生无不被他深厚的知识储备与理性的头脑所打动。但他上课时不会刻意提及他在国外的经历,他总是尽量把“干货”教给学生,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多掌握知识,而那些有趣的故事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课堂的点缀,让学生多了一份对德国文化的领略。
学生眼中的“好人”,自己眼中“被需要的人”
他选择回国教德语,一来是因为自己学的专业和语言学相关,二来是在德国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了语言对于留学生的重要性。在德国的十二年他经历了很多事,也经历很多聚散:“很多人来了又走了,每个去德国的人不一定都能毕业,很多人可能都毕不了业。所以我就很想教德语,让学生们保证能毕业。”
被问到自己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时,卢伟认真地说:“对我来说,最高的评价就是‘这是一个好人’”。他觉得自己在大部分学生心里是一个随和、容易亲近的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卢伟老师从来都没什么架子,和学生之间也几乎没有代沟,始终保持着非常年轻的心态。“我现在岁数越来越大,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也越来越大,尽管如此,我觉得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代沟,他们可以叫我‘刀哥’,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玩。”为了和学生沟通得更顺畅,他会不断更新自己的视界,让自己和年纪较小的学生更有共同语言。
在新东方,卢伟最大的收获是觉得自己成为了“被需要”的人,有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责任感。卢伟觉得,比起之前做过的工作,现在的教师职业让他成就感更强。因为他要面对着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心里记挂着每一个学生是否成绩良好、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是否能如愿以偿地出国留学……每个学生的未来都与他有关,他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卢伟坦言,他也有过压力很大的时候,比如临时替其他老师代课,或者面对一份自己不那么熟悉的课程时,本着对学生、对知识负责的原则,即使熬夜到凌晨3、4点也要把课备好。但即使有时担着很大的压力,只要他站到讲台上开讲,发现学生可以顺利地消化这些知识,他就会觉得成就感上来了,之前的压力也变得不值一提。
“你得去操心,你得去想如果你面对着一个学生,你怎么能让他把这些不会的东西学会。你不光得想着怎么把这门课教好,你还得想怎么去让学生适应。永远要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度思考问题。”最近几天就是德语等级考试,卢伟心里非常紧张,甚至比学生们还焦虑,因为他的很多学生都要去参加等级考试,他打心底里希望所有人都过。他觉得教师是一个每时每刻都陪伴着你的职业,即使是业余时间也要经常用心,因为做老师就是要把每一个学生推向更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