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韩国人们的国庆节——开天节
新东方欧亚教育综合 | 新东方欧亚教育综合 2021-10-11 14:53
分享至
1.请使用微信扫码
2.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国庆节已经结束了,大家的假期过的怎么样了呢?不管怎么样,都希望你们可以过一个幸福的假期呀!我们中国的国庆节是10月1日,那么,大家知道韩国的国庆节是几号吗?其实,韩国的国庆节就是——10月3日,又名“开天节”。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韩国的国庆——开天节吧!立即咨询>>
1
开天节简介
韩国的国庆——开天节
每年的公历10月3日是朝鲜半岛上以朝鲜民族为主体的两个国家(南北韩)的公假日——“开天节”,亦称“民族奠基日”。“开天节”是纪念传说中的朝鲜民族始祖太阳神之孙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传说中的古朝鲜国的节日,原本定在农历十月初三,但于1949年改成阳历的10月3日。在开天节这一天,政府和民间宗教团体都会举行各种隆重的庆典,而首都首尔地区的祭典主要在社稷坛进行。
2
檀君传说
开天节的来源
说起开天节就离不开韩国的古典传统传说——“檀君神话”。这里说的“檀君”到底是谁呢?根据《三国遗事·纪异第一·古朝鲜》记载,太阳神桓因有个庶子叫桓雄。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桓因知道儿子的心意后“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就这样,桓雄率领三千名部下,“降于太伯山顶(今日之妙香山)神檀树下”,号称“桓雄天王”。
当时,人间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他们经常向桓雄祈祷,希望自己能转化为人。桓雄给它们“灵艾一炷、蒜二十枚”,要它们吃掉,并在一百天内不见天日,这样便可转为人身。熊和老虎依照吩咐吃掉艾草和蒜头。由于熊能“忌三七日”,于是在二十一天后变成女人;老虎则因为“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立即咨询>>
熊女因为没有结婚的对象,于是又到神檀树下祈祷,希望自己怀孕。桓雄化成人身与熊女结合,生下一名儿子,名叫檀君王俭。檀君王俭在中国的尧帝即位第五十年时,定都平壤城,以“朝鲜”为国号,在位一千五百年。后来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檀君隐居起来,成了山神。
今天的朝鲜民族之所以自称为檀君后裔,正是源自这则神话。虽然明知道这是神话传说,但很多韩国人似乎在潜意识里把它当作历史看待。这样一来,朝鲜民族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远古,与中国的尧帝同一个时代。因此,尽管韩国政府从1962年开始废除“檀君纪元”(Dan-kun Giwon,简称“檀纪”),但直到今天,民间还是有极少数的人在使用檀纪(Dan-gi)。今年2021年是檀纪4354年。
开天节是韩国的国庆日之一。在公元前2333年(戊辰年),也就是在檀君纪元的元年10月3日,为颂扬国祖檀君,建立最早的民族国家——传说中的檀君建立朝鲜国而制定。是朝鲜民族固有的传统节日,庆祝民族国家的建立的同时,庆祝作为文化民族重新诞生,并感谢上苍。在汉城市中区,为了颂扬和报答同胞们的国祖檀君圣祖和历代创业祖先和先烈们的恩德,以祭礼仪式和特别讲演,举行意义深厚的开天节大祭典活动。
3
设立开天节
Career In Business
在历史的进程中,开天节的被慢慢淡化,到了近现代为了团结民众上下一心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民族运动家们倡导重新过起开天节,1945年韩国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后,在1949年制定关于国庆日的法律时,为了方便大家记住,把原本阴历的10月3日开天节定于阳历10月3日,成为了韩国5大国庆日之一。
【5大国庆日分别为开天节(10月3日)、三一节(3月1日)、制宪节(7月17日)、光复节(8月15日)以及韩文节(10月9日)。其中最受韩国民众关注的当属“光复节”。】立即咨询>>
4
怎么过开天节?
开天节习俗
在韩国的行政安全部的网站上,建议大家可以挂出韩国国旗太极旗,建议挂出的时间是7点到18点。如果遇上刮大风或者下雨等可能导致国旗毁损的情况下就应当收起,这也是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国旗理当受到的保护。
在开天节这一天,韩国家家户户门前和街道两旁都会挂起太极旗,各界也会举行庆祝建国的仪式。韩国政府当天上午10时(韩国时间)在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纪念仪式,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政府主要人士、社会各界代表、与檀君相关的团体、学生,以及市民等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仪式,仪式全程还通过韩国各大电视台直播,向韩国国民宣传开天节的重大意义。
首尔市也举行了各种纪念开天节的活动。韩国宣扬檀君精神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显正会在首尔钟路区社稷坛的檀君圣殿中举行了祭奠檀君的“开天节大祭典”,同时还准备了阿里郎表演、国弓体验活动、首尔市立国乐管弦乐公演等活动。
更多资料,请关注新东方小语种。立即咨询>>
编辑推荐:
韩语中最最基础的口语用语
韩语常用口头语
韩语口语:关于韩国流行语
韩语日常会话用语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经授权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表示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如拟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与新东方网联系,邮箱:adm@xd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