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上,日本有很多与中国不一样的“默认常识”,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那么,如果我们到了日本,到底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来补充一下我们的信息库吧~
1
扔垃圾的方法
日本人近乎“变态”的垃圾分类规则相信大家早已有所耳闻,当你入住日本的时候会收到一份详细的垃圾处理手册。
所谓垃圾分类可不是简单的将垃圾分成可燃、不可燃、瓶罐这么简单。
为了方便下一环节的人工作,牛奶盒子需要拆开洗净压瘪、饮料瓶子上的包装需要撕下与瓶体分别归类,类似的规则有很多。全部做好后,还要将垃圾根据种类分别装入专用的袋子。
而垃圾也不是你想扔就能扔,日本路边的垃圾箱非常非常少,大家出门都会将垃圾收好带回家分类处理。为了不造成环境污染,各地区对扔垃圾的时间和场所有着严格的要求,偷懒违规可是会被其他居民举报的哦。
此外,大型垃圾(如冰箱等)如果想要丢弃需要提交申请,缴纳处理费用。
资源的循环利用真的是个大学问。
2
生活噪音
日本为了防灾,很多建筑都采用了轻薄的材料。因此,很多公寓一类的集合住宅,隔音效果比较差。
需要注意:
♥电视、广播、CD机的音量
♥吸尘器和洗衣机使用的时间
♥开关门的声音
♥走路的声音
♥说话嬉闹的音量
3
浴室和厕所的用法
日本的马桶盖名扬中国,多少人去日本旅游想要扛个盖子回来。无论是加热功能还是喷水洗屁屁的功能,都贴心的令人感动。
日本的厕纸普遍比较薄,可溶于水,因此可以直接丢进马桶。但是除此以外千万不要冲其他的东西,避免造成堵塞。毕竟日本的人工修理费用非常贵。
浴室或厕所的供水管如果堵塞漏水造成楼下住家的损失,也要赔偿修理费。
女生尤其要时常注意浴室的下水管有没有被头发等杂物堵塞。
4
阳台的使用方法
在很多的集合住宅,阳台是灾害时的紧急避难通路,所以请不要在阳台地板的逃生口上面放东西。
与隔壁住家阳台之间的薄墙在紧急避难时也可以打破形成通路,所以最好不要在墙边放东西。
虽说日本的治安很好,但也因此建筑缺少防盗设备。低层居住要多注意防范,避免小偷从阳台进入,出门时要锁好门窗。
5
公共部分的使用方法
在集合住宅中,大门前厅、走廊和楼梯是所有居民的共用区域,灾害等紧急时刻也会作为避难通路,即使空间很大,也一定不要放置个人物品,时刻注意保持门前整洁。
6
自行车放置场和停车场
自行车也要在固定的自行车停车场停放,不能随意放在马路边或人行道上。
顺便说日本人自家用的停车位通常比较狭窄,停车入库真的很考验车技。
7
问候
中国的邻里关系日渐冷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隔壁住户长什么样子。如果去到日本,最好还是和邻居保持礼貌融洽的关系。
搬到新家以后一定要先带着见面礼去问候周围的邻居。如果搬到独立的房子,要去拜访左右两家和对面住家;如果住在集合住宅,需要拜访左右和楼上楼下的住户。带着见面礼去拜访邻居是日本人从古代以来留下的习惯。
如果这样「はじめまして。隣に引っ越して来ました○○といいます。○○大学の留学生で、○○から来ました。日本での生活はわからないことも多いので、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用心的跟邻居打招呼的话,邻居也会更加温暖的欢迎你。
此外,在外面碰到同一个居民区的居民或住在附近的人,要主动打招呼,简单的「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こんにちは」等日常问候就可以啦。
要想在日本舒适地生活,与居住地的大家构建温暖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尽快养成问候的习惯吧!
8
关于休假
大家都知道日本有很多“红日子”,也就是放假一天的小假日。一般学校和行政机关都会在周六日和法定节日休假,金融机关也是如此。银行的下班时间也很早,就连ATM到点也会停止使用。
医疗机关的假期则各有不同,最好提前调查好附近医院的诊察日和诊疗时间。
9
生活习惯
日本以前有榻榻米文化,进屋需要脱鞋,坐在榻榻米上。虽然现在生活逐渐西化,有榻榻米的和室减少了,但是日本人还是维持着进门就换鞋的习惯。
甚至就连独栋的多层建筑,也要在刚进大门的玄关处换好鞋。虽然免不了因此要经常擦拭楼梯,但也能换来更加干净舒适的生活。
榻榻米比起地板更加柔软所以容易损伤,因此上榻榻米的时候一定要把拖鞋也脱掉。日本的传统寝具「ふとん」是直接铺在榻榻米上使用的。与床不同,每天都要叠好收进壁橱里。为了去除湿气,在天气好的日子要拿出去晒一晒。
以上是一些在日本生活需要注意的礼节,除此以外与中国文化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我们会慢慢为大家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尽快的融入日本文化,在日本愉快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