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0月TOPIK考试注册通知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6月29日发布了《关于2022年10月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相关安排的通知》,考试及报名相关安排如下:
10月TOPIK考试安排 | |||
---|---|---|---|
考试时间 |
报名时间 | 准考证打印 | |
考试Ⅰ | 10月16日上午(入场截止时间为8:50) |
注册个人信息时间:7月11日14:00 - 7月25日14:00 考试报名时间:7月18日14:00 - 7月25日14:00 |
10月10日14:00 |
考试Ⅱ | 10月16日下午(入场截止时间为12:40) |
鉴于疫情防控形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排除届时考点将根据实际情况取消考试的可能。进入考点(入校/入场)防疫要求由考点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制定,可能会随时调整。
请10月考试的同学们仔细阅读并及时关注考点网站。国内考点信息(开考考点、考点防疫要求、考点联络方式)及报名步骤参见官网:
考点信息
https://topik.neea.cn/TestSiteInfo.htm
报名步骤
https://topik.neea.cn/RegisterGuide.htm
相信很多备考10月份的同学也早有耳闻--TOPIK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将迎来重大变革。
在考试内容上,为了使得TOPIK考试向TOFFL和JLPT等考试看齐,同样跻身全球性语言考试之列,韩国教育部决定将在原本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上,增加口语考试。
截至目前,韩国本土已经进行了3次口语模拟考试,今年9月将进行第4次。
另外,在考试形式上,传统的Paper Based Test(纸考),在试卷印刷、考场安排、考卷配送、回收答题纸等环节需消耗巨大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随着应试人数日益增多,韩国教育部拟将TOPIK考试形式转换为Internet Based Test(机考),出题形式也转换为题库分配。
6月25日,韩国本土已经进行了第1次TOPIK(I, II)IBT的模拟考试,9月24日预计进行第2次。
今年11月将在韩国正式以机考(IBT)方式实施口语考试,韩国教育部计划从2023年开始增加口语考试次数,引入机考,提供每月一次以上的应考机会。
变革之势如离弦之箭已蓄势待发,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会让大家在备考之余多出一份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
这样一来,有考试需求的同学,就需要在TOPIK口语考试正式来临之前,抓住所剩不多的传统考试机会,平稳“上岸”!
无论考试如何变化,我们总有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备考之法。词汇的积累、听力阅读的锤炼、写作的精熟,这些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枉费的热情。
词汇的积累,不是一本单词书从第一个单词到最后一个单词的机械重复记忆,最好的方法还是要在语境中熟悉单词的使用。韩语与中文的对译是最简单的方式,重复多遍我们是可以记住,但是这种机械记忆留存时间较短,而且在没有语境联想的情况下,同义词极易混淆。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背单词的同时多多了解该词的含义、形态、在词组或句中搭配使用时的条件与限制。通过词组、惯用搭配、常用句、典型例句等来背单词必会事半功倍,在记住了单词的同时还能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一举多得。
阅读和听力,因为体量较大,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有做了无数的题但却成效寥寥的苦恼,真真儿的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
这部分建议大家做题切莫贪多求快,备考期间最好能够根据题型进行分项练习,一次专攻一个类型,了解它的套路,各个击破。
阅读答题时间有限,在分项练习时最好能够做到限时训练,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听力和阅读的原文也是大家积累词汇的绝佳素材,做完题目之后需及时整理归纳。这个整理归纳起步会比较费时,但也是有效积累考试高频词汇的不二法宝。
写作,它是相对较难拿高分的领域,因为作为主观题,它不仅要求有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还需要正确的单词拼写、精准的语言表述以及合乎逻辑的文章组织能力。
这部分虽然只有4道题,但在备考期间需要我们付出比听力和阅读更多的努力,针对不同的主题多读多写。
最开始写成篇文章比较困难,我们可以从练习写句子开始,逐渐完成段落的书写,最后再组段成篇,写成完整的作文。
完成一篇好的作文非朝夕之事,需要我们平日不断积累。厚积而薄发,考场写作才能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