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注意到,这几年去日本读大学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其实,报考日本的大学院也是一个很好的求学途径。
日本大学院分为前期和后期。大学院前期,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大学院前期毕业后,取得的学位成为修士(相当于国内的硕士)。大学院后期,相当于中国的博士生教育。
一般来讲,留学生申请日本大学院的步骤如下:
图片来源: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
01 报考
日本大学院的报考规定,各学校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可以在提交申请书之前,向负责考试的部门取得联系,对考试情况进行确认。
一般而言,大学院的报考以书面材料的审查和面试为重心来实施,要求进行笔试的学校也为数不少。
如果在一些私立大学设置的留学生别科学习的话,也可以在别科完成日语学习后,报考大学院。
02 研究计划书
希望进入大学院(研究生院)留学的话,需要提交研究计划,明确自己希望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可根据自己之前所学的专业、大学在学期间所学习的相关的领域来设定,选择范围多种多样。
该研究应当是对社会和学术界有所贡献的课题。选择研究课题时,可以参考他人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以此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需撰写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应包括研究动机、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预想成果三点。
自己将通过研究,从所学领域发现什么、为什么会决定进行这样的研究、本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今后的研究方针,这项研究将对社会或学术界带来什么样的贡献...
研究计划中应当明确写入这些内容。
03 寻找合适的导师
研究计划书做好之后,还需探索研究相同领域的日本大学的研究室。大家可以选择与自己设定的研究课题有很大关联的研究科,在通过该科网站等进一步缩小研究领域。
找到理想的研究室之后,再通过导师管理的网站进一步确认其研究内容。一般研究领域都会有其详细的划分,当你发现自己设定的研究课题与该导师所研究的课题有差距时,那么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很有可能不会被该研究室录取。
此外,即使该研究室录取为研究生,你在研究过程中也很有可能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因此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当找到合适的导师时,你应该用电子邮件或邮寄的方式与该导师联系,表达自己想在该导师的指点下进行研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