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年考研大数据,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大关,达201万人;2020年考研人数则达341万人;到2022年,这一数字来到了457万。根据考研形势分析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破500万。
考研人数上涨的同时,由于院校招生人数有限,导致落榜人数也就增多。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院校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这意味着将有300多万考生落榜。
以上一组组数据颇为震撼,
或许,
曾经,在春天里播种过希望的种子;
曾经,一个人的背影融化过夜的浓稠;
曾经,枝边的垂柳似无数梦里的挥手;
可是,最后的最后,
纵然千百遍挽留,依然悄然离去。
还记得有这样两份名单: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哪份名单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
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
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人生无限,
真正的考场并非只在学校。
再给你看第三份名单:容闳 严复 唐国安 詹天佑 孙中山
他们有的是清末选派的留学生,有的是主动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都为国家复兴、民族存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亲爱的同学们,考研落榜不代表从此无缘象牙塔,选择出国留学,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好选择呢?!
如果你想问,我一点都没有准备,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完全来得及!
经过近一年的考研准备,你们的外语、专业课无一不是非常优秀的。
你们完全可以选择国外的优秀大学继续深造。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比如德语,去德国留学:
如果你是哲学类,可以去德国探寻康德的足迹;
如果你是经济学类,可以去就读企业经济学排名第一的曼海姆大学;
如果你是心理学类,可以去莱比锡膜拜冯特的实验室;
如果你是理工类,可以去卡尔斯鲁厄收集卡尔·本茨的故事;
如果你是艺术类,可以去图林根找寻巴赫的身影;
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里,一时的成败断然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如果只是满足于现状,如果不追求进步,考研成功又如何?
so,现在的你需要重新规划,提刀上马,考场厮杀!
这一次,我们在这等你!
更多语种的学习,更多国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