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修建的天主教大学,一百多年后,1257年天主教大学又建立索邦神学院,直至1896年,才正式以巴黎大学重建。1968年,法国爆发学生潮,巴黎大学被拆分成13所大学,并以数字来命名,每所大学独立存在,并且冠有有自己单独的名字。如巴黎四大又名索邦大学,以人文类、文学语言类等学科突出;巴黎六大又名皮埃尔和居里夫人大学,从名称上就可以想象得到是理科专业突出。这些学校都是法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诞生过无数著名人物与杰出校友,吸引着全世界的学生到此“朝圣”。
塞纳河左岸,文化与艺术气息兼具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便坐落着几所巴黎名校,称之为拉丁区是由于中世纪此地以拉丁语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各大学对知识孜孜不倦的传承,印证了了古老的巴黎大学经久不衰的魅力。著名的先贤祠就坐落于这个区,安放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大仲马、居里夫人夫妇等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法国人。
拉丁区遍布着法国最著名的几所高等院校,如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校等。也正是这些学府,使得拉丁区成为巴黎最具文艺、艺术气息的地区之一。街道上,随处可见夹着书本的学生,星罗棋布的书店。在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之一——圣吉纳维夫图书馆门前,学生们在阳光下排起了长队,迫不及待地要接受知识的滋养。如此的学习气氛想必不愿学习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