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谓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道印迹,牵动着亿万家庭敏感的神经,一分之差,可能就要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但等到考完,那种畅快放松的心情也是与备考的压力成正比的,当年复习得有多苦逼,考完试就能有多high。
然而,法国的高考也同我们一样厮杀如此激烈么?一次考试就能决定后半生的命运走向?
其实,法国高考(le baccalauréat,简称 le bac)有点像我们的高中毕业会考,并不会凭着一纸成绩单就能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大学。
小
年
考试类型
从1808年开始,经多次改革调整至今,法国的 ‘’高考’’分为三种类型:普通考试(le baccalauréat général)、技术考试(le baccalauréat technologique)和职业考试(le baccalauréat professionnel)。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考试,从而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与专业。
法国高考的普通考试(bac général)分成三科,即:le baccalauréat littéraire(文科L), le baccalauréat scientifique(理科S)和le baccalauréat économique et social(经济社会科ES)。大部分通过普通考试的学生会进入综合公立大学或者大学校(grande école)来继续学习。
参加普通考试三科都需要考哲学的内容,这部分也经常拿来跟国内的高考语文作文相对比,由于今年还没有到法国毕业会考的日子(6月15日-22日),我们一起来感受下2017年的试题吧:
文学类题目
Suffit-il d’observer pour connaître ?
只需要足够的观察便能获取知识?
Tout ce que j’ai le droit de faire est-il juste ?
所有我有权做的事,都是合理的吗?
经济社会类题目
La raison peut-elle rendre raison de tout ?
一切都能用理性解释吗?
Une oeuvre d’art est-elle nécessairement belle ?
艺术作品一定要美观吗?
科学类题目
Défendre ses droits, est-ce défendre ses intérêts ?
捍卫自己的权力,就是捍卫自己的利益吗?
Peut-on se libérer de sa culture ?
人能脱离自身文化而存在吗?
看起来很可怕对不对,但其实这些都是有套路可循的,简单来说写哲学论文就是三段式:
INTRODUCTION 简介:
描述问题,进一步提出观点/问题;
DÉVELOPPEMENT 展开:
用3到5个部分,引用例子或哲学家名言论证问题;
CONCLUSION 结论:
简明扼要回答最初的问题。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高中作文“总-分-总”式的结构?如果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写一篇这样的文章还是不成问题哒。
那么,在法国,类似于国内高考这种竞争激烈的考试有没有呢?
有的,那就是预科班(classe préparatoire,简称prépa),这还是法国独有的教育制度。
小
年
预科班是为精英学校——大学校(Grandes Ecoles)的选拔考试(Concours)而存在的。预科班首先筛选优秀的高中毕业生(baccalauréat),他们将继续在高中或专门的预科学校学习,通常是两年到三年的课程。然后经过严格的筛选考试,最终被特定的大学校或者学校联盟录取。
精英预科班的老师至少是博士,且都是名 师。“比别人更好”是这项“大逃杀”式教育制度的座右铭。一般来说,高中毕业后选择预科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拥有了很好的基础:他们bac的分数高,平时成绩、简历也都非常出众。在这里不乏各国际竞赛金奖得主、出现在新闻报导里的人。
他们选择预科是为了参加concours(竞争性考试)以进入法国的顶尖大学。他们的压力也可想而知:一方面是来自全国优秀学生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是假如失败,意味着几年的预科学习时间也被浪费掉。除了某些优秀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本科第二年学习,大部分学生要从普通大学的第一年重新读起。这种落差对于高中阶段的优秀学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Prépa一般是两年制,但很多人都会选择三年准备Grande Ecole的考试,甚至有不少学生还会选择复读,以求考上更好的大学,循环往复甚至像范进中举。而全法国也只有10%的优秀学生能够成功升入Grande Ecole。和中国的一些县中一样,这些预科生会住校,更有甚者全家人都会租住在学校周边的公寓。
但是这些成功的背后却是不断出现的挑战:教学 大纲的内容太多,所以老师不会重复任何一章的内容。跟不上课是常有的事,而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一课一课重新自学。
学生需要有很强的承受力、竞争精神,跟不上课会被淘汰退学。仅有50%的预科班学生能够通过竞考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校。
预科班的模拟考试时间通常是3个半小时起步,甚至长达6小时。中国学生熟悉的周考、月考、一模二模在这里也是毫不含糊。
分数也成了完全不同的体系,进入预科班的第一场考试就能给你个下马威:这些在bac中能考15分(20分制)以上的精英学生,在这里得到5.5分可能就很开心了,因为全班均分是4分。还能考及格?那你就可以开心到流泪了。
这种高压式学习被许多法国人诟病,被认为是法国教育精英化,贵族化,功利化的体现。然而concours却依旧还是一项比看简历更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正是这种竞争性决定了这些预科班的学生必须比全法国的其他高中生优秀。在学习的后期,分数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排名。
学习、压力、失败、孤独,以及偶尔的成功。和走过中国高考的很多学生一样,无论成功失败,这些遥远的法国预科学生们总会在几年后说:“我不后悔走这一遭。”
在法国,政界、商界、科研、时尚等一切领域,都是由一群除去贵族外衣的精英贵族掌控着。他们大多来自Grandes Ecoles,构成了一个法国上层社会的闭环。进入这种生产“贵族”的学校,最终踏入上层社会的门票就是预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