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语言特点
哈尔滨新东方小语种 | 2021-09-11 10:51
分享至
1.请使用微信扫码
2.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是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的唯一官方语言,也是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的官方语言之一。德语是欧洲第二官方语言。据欧洲语言管理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也是欧洲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德语与英语、荷兰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等是近亲。因此,学过英语再学德语,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初学德语的中国人首先会在三个方面不太适应:
Ø 德语许多句型属于“框式结构”动词常常要放到句子的结尾,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于是,德语成了一种所谓“让人着急的语言”。
Ø 德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别,一切事物都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比如桌子是阳性物品,房屋是中性物品,而长凳又是阴性物品。
Ø 数数时很别扭。无论汉语、英语,数字的表达都是先数十位数再数个位数,到了德国人口中则完全倒过来。中国人说28,到德国人那里就成了8和20。德语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时无法适应,而闹出一些笑话。
以上三方面“不适应”,通过我们专业老师的讲解就会一一攻破了。事实上,德语是非常有魅力的,有着许多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
Ø 德语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德国人的思辨文化特征。有人说,颠来倒去的德语句型结构非常能够体现出德国人的思辨特性,因此,与其它语言相比,德语更适合作为学者、哲学家和法学家们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德国成了思维的王国。
Ø 德语反映出德国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是养育人们成长的地方,她体现着对子女的一种母亲般的慈祥爱护。而德国人却把祖国比作父亲。在德语中,祖国(Vaterland)是由父亲和国家组成的复合词。这既反映了德国社会男性家长制的浓烈文化印记,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在德国人眼里,祖国就像父亲那宽厚的胸膛一样,给人一种安全感,是强有力的保护者。
Ø 文如其人。德语也像德国人一样,极具严谨性。由于名词有性、数、格的限制,各伺其位,不管一个句子有多么冗长,不管其中单词的排列有多么乱,人们总能有条不紊地将句子的意思理清楚,而且决不会像英语那样容易出现歧义。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用德语签订国际条约就不怕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不会出现歧义。我们所知的工程合同就分为美版和欧版,国内大型承包合同都是使用的欧版。
Ø 像中国人跨地区交流时要说普通话一样,德国也有自己的“普通话”——高地德语。在历史上德国北部、中部和南部都讲着不一样的方言,各方言差距巨大,词汇不同,语法也不一样,彼此无法通话。
如果想对德语有进一步的了解,欢迎走进新东方德语课堂!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经授权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表示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如拟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