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词是什么
介词,顾名思义起到介绍的作用,那么它是介绍谁和谁认识呢?
这要从动词讲起。
我们在学英语时听说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在德语里同样存在。
所谓及物动词,指的是这个动词可以直接“触及”“物”。这里的“物“即“宾语” 。
宾语又是什么鬼?
宾语是主语(接待)的“宾客”。
所以你学德语时一定听说过这个说法:
“及物动词加第四格宾语”
(“格”需要新开一章讲)
那么不及物动词呢?不能直接和“物”接触,就需要有介词做介绍人了。
这就是介词的基本功能:
不及物动词和宾语间的“介绍人”
当然,德语比英语吊诡的事就是:一些特殊的不及物动词(比如helfen),不需要介词也可以和“物”发生“物理上”的直接“接触”。
Er hilft dem armen Kind.
helfen和Kind是“触及”的,中间没有隔着介词。
这时通过第三格来体现helfen不及物的身份。
所以不能单独从“动词和宾语的物理距离”判断是否及物。
2. 话说回来,介词只能用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吗?
Mit dir bin ich glücklich.
Zu Hause bin ich glücklich.
这里的sein + glücklich即“系表结构”,动词sein被称为“(联)系动词”,后面的glücklich为“表语”。
为什么?
因为只有主人,没有接待的宾客!
可不是嘛,glücklich是说主人ich自己的情况,哪来的宾语?
所以这个时候,动词就不是传统的能“接待宾客”的动词,而是联系主语及表语(表述主语)的动词,从而被成为“(联)系动词”。
回到两个例句,我们讲了这么多,没说介词的事儿啊!
那么mit dir和zu Hause是做什么的?
它们被称为介宾结构。
你可以看到这样的介宾结构和动词并没有直接关系,作为独立成分补充说明主语ich什么情况下会开心(glücklich)。
所以它们的功能叫:
“状语”
这是介词的第二个用法:
介宾结构做状语
3. 此外,你也一定见过以下类似的表达:
Der Mann mit dem grünen Hut steht vor der Tür.
Die Frau aus Bayern mag kein chinesisches Essen.
mit dem grünen Hut和aus Bayern中的mit和aus既不是动词连结宾语的桥梁,也不是单独的状语,而是在Mann和Hut、Frau和Bayern之间的介绍人。
这时,介宾结构起到
后置修饰名词
的作用,用来补充说明名词Mann/Frau的特征。
至此我们就讲完了介词的基本认知。
但除此之外,介词还会出现在大量的固定搭配中。所谓固定搭配,就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会和一两个介词形成较为稳定的搭配,你可以把它类比成一种“化合物”。
这时,介词又衍生出更多的含义。
这类介词搭配,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建议大家时常翻阅本章内容,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二、介词种类
1.给任何事物分类,都有个角度问题。放在介词上也一样。
我们举两个最常规的角度:
角度一:和宾语的相对位置
a. 前置
比如mit dir, zu Hause中的mit和zu都放在宾语的前面。
b. 后置
比如dir gegenüber, die Straße entlang中的gegenüber和entlang放在宾语的后面。
c. 既能前置也能后置
(这就奇葩了)entlang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可以明确说,绝大多数德语介词都是前置的。
角度二:宾语的格
a. 宾语是第二格
b. 宾语是第三格
c. 宾语是第四格
可以明确说,宾语是第二格的介词占极少数。
三、掌握介词固定搭配有窍门
学过德语的朋友,恐怕都对德语介词”心惊胆寒“
因为介词种类多,再和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数量成倍增加。据调查统计,常见的介词搭配多达600多个(A2-C1级别)。如果学习者采用“见一个记一个”的笨办法,短期内很难掌握。
目前最常见的,是以字母顺序罗列;
原来,学习者最终还要“靠自己”。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小语种老师。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小语种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如需了解更多小语种及留学资讯,欢迎关注“沈阳新东方欧亚教育”。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