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餐菜点在中餐和西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些著名菜点。这些菜点,有的作为主菜,送到宴席上,有的自立门户,变成一种特殊的进餐形式,如铁板烧。下面扼要介绍一下著名的日菜铁板烧、天妇罗、牛肉火锅和牛肉水锅。
铁板烧:
从进餐形式来讲与锄烧同属于即席料理,也就是大家围坐在一块大而扁平的铁板周围,用火烧热铁板后擦油,放上原料煎熟,厨师当场操作,边吃边烧煎,客人也可自己动手各取所爱,边剥边吃,吃法新鲜,气氛热烈,很受欢迎。铁板烧的原料包括肉类、家禽、水产、野味和果实类蔬菜。如牛肉、猪肉、鸡肉;马哈鱼、鲥鱼、墨鱼;大虾、扇贝、蛤蜊;葱头、柿子椒、大葱、茄子、蘑菇、苹果、嫩玉米等都是铁板烧的理想原料。对这些原料,需事先精选切成快或片,或预先腌制,以便随时烧烤。
天妇罗:
用面糊炸的菜统称为天妇罗,便餐、宴会都可以上。天妇罗的烹制方法来源于中国,名字来自荷兰,已经大约有150年的历史。天妇罗的烹制方法是,将原料蘸上以蛋黄兑冷水和面粉,放油中炸。调好的面糊叫天妇罗衣。和面衣用的面粉,日语叫薄力粉,就是面筋少的面粉。面筋多的面粉粘性大,这样的面糊炸成的天妇罗衣较厚,挂糊不符合要求,影响口味。故调制好面衣是炸好天妇罗的关键之一。夏季用冰水调糊最好,以东京湾的特产:车虾、星鳗、喜鱼、墨鱼和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天妇罗原料大致分为三类:海鲜类、蔬菜类、鸡禽类。
1.用海鲜制作的天妇罗,当推虾为桂冠,常用的有车虾、河虾、对虾等,并以活虾为最高级;其余是乌贼类,有肉厚而白嫩的墨鱼、鱿鱼;鱼类一肉类白的为主,与提大小适中的星鳗、鳛鱼等;大鱼只用来炸鱼肉条;贝类的海鲜如干贝等也可以炸,但要保证海味的新鲜。失去鲜味的水产,肉身松弛,易使面衣剥落,因此味道也不理想。
2.蔬菜类天妇罗,其范围广泛,大致分为根茎、果实、叶菜三种。菌类的东西也可以炸天妇罗。经常使用的蔬菜如小茄子、扁豆、青椒、红薯、藕、葱头、黑根、三叶芹,还有一些既可吃又起装饰作用的苏子叶、菠菜叶、柿子树的嫩叶、菊花叶、枫叶等。
3.鸡禽类天妇罗,以肉鸡为主。肉类的天妇罗是少有的。炸天妇罗使用的油以80%沙拉子油(生菜油)+20% 香油混合使用。油炸温度也要随原料而异,叶菜类油温为160℃,根菜类为170℃,海鲜类为180℃。油温过低或过高对天妇罗质量都有影响。掌握油温的方法是用筷子蘸面糊甩入油锅,观察面糊在锅中的情况。面糊下沉锅底,马上又回升面,-160℃;面糊沉到油的中间后再上升到油面--170℃;面糊甩入油中微微下沉,随即上升油面--180℃。掌握好油温,才能保证炸出来的菜颜色漂亮,香脆可口,对天妇罗的要求是:以挂衣越薄越好,越热越香,现吃现炸。吃时配以天汁(专门蘸天妇罗吃的一种汁)、萝卜泥、柠檬、盐(根据口味不同选用)。天妇罗以鸡蛋面糊炸的最多、最普遍,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做法和炸法:
1. 春雨炸,外表蘸一层爆粉丝的炸菜。
2. 金妇罗,用荞麦面调面糊,因荞麦面呈褐色,故叫金妇罗。
3. 光炸素菜以素食为原料叫精进炸,精进二字意为素斋。
4. 矾边炸,是指加上紫菜的原料,炸出来的菜叫矾边炸或叫矾造。
5. 博多炸,博多是地名,这个地区地层呈重叠,这个菜借用此意形容菜点多层,夹陷,因此叫"博多炸"。
由于口味和颜色不同,天妇罗衣也是多样的,但是天妇罗总的要求三个标准:挂糊要薄,沥油要净,脆香。
牛肉火锅:
此菜在日本是人人喜爱吃的菜,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体现日本风味的典型菜点,主要是以牛肉、蔬菜(大白菜、菠菜、豆腐、粉丝、大葱、蒿子秆等)为主。用酱油和糖等调料,口味甜咸,肉煮嫩一点蘸生鸡蛋吃。此菜分关东、关西两种,关东的是把汁兑好,关西的是将调料放在桌子上,食者自己来调味。牛肉火锅是江户末期、明治初期在古代"锄烧"菜的基础上受欧美影响而产生的,至今大约有120年的历史。"锄烧"其原意据说是古代人们把锄在火上烧热,烤野猪肉片吃,逐步发展到现在以牛肉为主的火锅。锄烧的种类,不仅限于牛肉,凡是薄切的肉类,包括鸡、野味、猪肉配上作料用平底锅的烹调吃法都统称为锄烧。不过对日本人来说,称牛肉火锅为锄烧已为习惯叫法,前面不加牛肉二字,人们也能理解为牛肉火锅。但其它火锅在火锅前必须加上原料名字,才能区别于牛肉火锅。
牛肉水锅:
此菜是以牛肉、蔬菜为主的一种涮锅,类似北京的涮羊肉。菜名模拟涮牛肉水的哗啦生而来,直译成中国话叫哗啦哗啦锅。此菜吃法以牛肉蘸麻辣酱混合的汁,蔬菜蘸醋酸汁放辣萝卜泥、葱花,因此配两种汁。锅里的汤,一种是鸡汤,一种是海带水。一半多采用海带水,可保持菜的原味。此菜有40年左右的历史,据说是二战前后由中国穿入日本,适宜于冬季食用,可以增加进餐的热烈气氛。
这些日本风味菜你都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