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最爱,不是泡菜(下)
新东方欧亚教育综合 | 新东方欧亚教育综合 2021-11-16 15:53
分享至
1.请使用微信扫码
2.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韩国农心集团创始人辛春浩 立即咨询>>
坚持想法的辛春浩在1965年创立了农心公司,彻底从乐天集团中独立。为了挑战当时拉面市场的霸主三养拉面,辛春浩在原有种类以外尝试研发其他口味,先后打造了炸酱拉面、牛肉拉面等首批产品,最终在1975年推出“农心拉面”,在韩国市场上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辛春浩是一位充满实干精神的企业家。从决心做拉面开始,他成立研究所,自己研制配方;辛春浩曾在工厂睡了一年,不分昼夜地与研究人员一起研发新产品;他还耗时一年来专门研究辣椒粉,最终推出了与主流大酱味不同的辣味拉面。农心公司因为辛春浩的成功研发,选择他的名字“辛”作为主打,命名为“辛拉面”来强化品牌。
辛春浩的努力创新,最终让他的拉面梦想变成了现实。农心开发的石锅牛肉拉面、农心虾条、安城汤面,都得到了韩国消费者的热烈回应。从1985年开始,农心公司跃居为方便面市场的领导者,牢据韩国市场的第一名,韩国人也找到了自己最喜爱的本土品牌。
“百搭”的美味
一提到拉面,韩国消费者会想到人气颇高的辛辣拉面三养火鸡面、韩国拉面界的鼻祖三养拉面、在寒冷冬日里格外畅销的农心小浣熊乌冬面,以及符合韩国人口味、深受欢迎的辛拉面。 立即咨询>>
辛拉面、小浣熊、安城汤面、真拉面等,都是韩国最畅销的几种拉面。在《纽约时报》一份对韩国泡面的品鉴排行中,农心拉面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评委评价排名第一的农心辛拉面:“汤汁辛辣,蔬菜丰富,骨汤浓郁,奶味四溢。我根本停不下来吃它们!”
从拉面一开始被视为米饭的替代品,到变成日常生活消费中不可或缺的美味,韩国慢慢形成了浓郁的拉面文化。每年人均79.7袋的消费量着实令人吃惊,远超排在第二位、人均53.2袋的越南。
在韩国,家家户户都有各种煮拉面的专用锅,一些家庭还购置了不同的大小号,足可见他们对于拉面这种媲美主食地位的食物有多重视。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主人公在家,用黄铜色的锅盖津津有味地盛着热气腾腾的泡面吃,这已经成为韩国人颇具特色的饮食方式。
除了在家里,拉面在韩国社会到处可见。在便利店,人们可以找到专门的拉面自动贩卖机,这种提供开水与筷子的速食设备,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最爱。
首尔超市的方便面货架
在各种韩料店,泡面也是菜单上的必备选项,出现在部队火锅、泡菜猪肉锅等辛辣的汤汁里。配上腌制的大白菜、胡萝卜、豆芽等种种韩式小菜,筋道的面条里再打上几个鸡蛋,香味扑鼻,令人食欲大增。更奢华的版本则会加入鲜虾、螃蟹等海鲜,吃起来鲜味十足。 立即咨询>>
泡面不只是解决饥饿的备选,而是真正给食客们带来满足感的美食。在韩国人看来,拉面是万物皆宜的完美拍档:拉面配上年糕、泡菜、紫菜包饭,幸福加倍;拉面也会出现在好友聚会的热闹时刻、深更半夜的孤独时分,总能恰到好处地增添氛围感;拉面甚至常常出现在游玩的汉江边上,在汉江边上煮拉面,变成了首尔市民周末休闲的潮流。
总是说民以食为天,那么泡面绝对是韩国人头顶缺不得的一片天。
韩剧带火韩食
千禧年后,韩流在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曾引起过流行热潮。韩国电视剧、电影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韩国俊男靓女的魅力,同时也带火了韩式料理,输出了韩国拉面文化。 立即咨询>>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五位青年男女哧溜哧溜吃拉面的桥段反复出现,让人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韩国人家的烟火气;韩剧《金秘书为什么那样》中,男女主角借一起吃拉面的契机增进了感情;大出风头的电影《寄生虫》直接将一款小浣熊拉面,捧成了全球吃货都关注的网红泡面;就连《三时三餐》《新西游记》等热门综艺中,韩国拉面也是无法忽略的诱人存在。
美国某知名即食面网站挑选全球Top10,韩国包揽将近一半的名额。如今,韩国拉面不仅在本土畅销,也成功出口到世界各地。比如2017年,充满辣味挑战性的三养火鸡面进入东南亚市场,掀起了一股挑战火鸡面的“韩流”。
近年来,韩国拉面出口量逐年递增,2015年到2019年四年期间翻了一番。受疫情影响,韩国出口整体低迷,但是以泡面为代表的食品类出口销量却逆势激增。由于人们居家生活时间增多,对泡面等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韩国方便面也变得更为紧俏。
韩流风靡全球,带动了韩国拉面的输出,而猝不及防的疫情也意外增大了拉面的消费空间。正如领头的农心公司负责人所判断的:“现在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购买到辛拉面。虽然韩国内需市场已趋于饱和,但海外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立即咨询>>
编辑推荐:
【韩国景点】韩国最欢迎的主题乐园——爱宝乐园
【韩国景点】年轻人的欢乐圣地——弘大
【韩国美食】解酒暖胃的最佳选择——韩式脊骨土豆汤
【韩国文化速递】之韩国交通工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经授权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表示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如拟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