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中有些音标发音相近,就像隐藏的 “小陷阱”,稍不注意就容易读错,不仅影响听力和表达,还可能让对方误解意思。对于法语学习者来说,避开这些陷阱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让小亚老师带你拆解这 3 个易混淆的音标。
一、/eu/ 和 /œ/:口型松紧是关键
很多初学者会把 /eu/ 和 /œ/ 读成同一个音,其实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口型的 “松紧程度”,掌握这一点就能快速区分。
/eu/ 发音时,嘴唇自然收拢成圆形,嘴角略微向两边拉开,舌头向后缩,口腔肌肉处于相对 “紧张” 的状态。可以试着先发中文 “饿” 的音,再慢慢把嘴唇拢成圆形,感受舌头后缩的动作,就能接近 /eu/ 的发音。含有这个音标的常见单词有 “deux(二)”“peu(少)”。
/œ/ 则不同,发音时嘴唇虽然也是圆形,但比 /eu/ 更放松,嘴角自然下垂,舌头位置相对靠前,口腔肌肉更 “松弛”。可以先做一个微笑的表情,再把嘴唇拢成不那么紧绷的圆形,就能找到感觉。比如 “œuf(鸡蛋)”“œil(眼睛)” 中的音标就是 /œ/。
区分两者的小技巧:读 /eu/ 时可以想象自己在说 “欸(ěi)” 的同时拢嘴,读 /œ/ 时则像说 “诶(èi)” 时自然拢嘴,多对比 “deux” 和 “œuf” 的发音,就能逐渐找到差异。
二、/y/ 和 /u/:舌尖是否抬起是区分点
/y/ 和 /u/ 都是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都要拢成圆形,但舌尖的位置不同,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u/ 发音时,舌尖向下贴住下齿背,舌头后部向上抬起,嘴唇拢成较小的圆形,发音状态比较稳定,和中文 “乌” 的发音有些相似,但口型更紧凑。比如 “ou(或者)”“loup(狼)” 中的音标就是 /u/。
/y/ 发音时,嘴唇同样拢成圆形,但舌尖要向上抬起,轻轻抵住下齿龈,舌头中部向上拱起,发音时能感觉到舌尖的轻微发力。可以先做发中文 “于” 的口型,再调整舌头位置,让舌尖抵住下齿龈,就能发出标准的 /y/。含有这个音标的单词有 “tu(你)”“vue(视觉)”。
一个简单的练习方法:对着镜子发 /u/ 和 /y/,观察舌尖是否抬起 —— 发 /u/ 时舌尖贴向下齿背,发 /y/ 时舌尖明显向上,多重复 “tu” 和 “ou” 的发音,直到能清晰区分。
三、小舌音 /r/:别让 “漱口法” 误导你
小舌音 /r/ 是法语发音的标志性音标之一,也是很多初学者的 “老大难”,其实它的发音关键不是 “漱口”,而是找到小舌振动的正确方式。
很多人听说 “含口水仰头漱口练习小舌音”,但这种方法容易让初学者过度依赖水流振动,脱离实际发音场景。正确的做法是:先轻轻张开嘴巴,喉咙放松,发 “h” 的清辅音,感受气流从喉咙上部呼出;然后保持喉咙打开的状态,让气流冲击小舌(位于喉咙上部的小肉垂),带动小舌轻微振动,发出类似 “喝(hē)” 但带有振动感的音。
刚开始练习时,可以先从 “弱化版” 入手:发 “r” 时不必追求强烈的振动,只要有轻微的气流冲击感即可,比如 “roi(国王)”“rire(笑)” 中的 /r/,先慢读,感受气流和小舌的互动。随着练习增多,小舌会逐渐适应振动,发音会越来越自然。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口语中,法国部分地区的人会把 /r/ 发成略带喉音的 “h” 音,初学者不必太过焦虑,先保证发音清晰可辨即可。
从 “刻意区分” 到 “自然发出” 需要一个过程,哪怕一开始不够标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发音会越来越精准。
如果同学们想获取专业老师的帮助,欢迎随时咨询新东方欧亚教育!
推荐阅读
法语等级考试大盘点:DELF、DALF、TCF、TEF 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