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的罗马字竟然有......三种?!
哈尔滨新东方小语种综合 | 2024-09-14 17:31
分享至
1.请使用微信扫码
2.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学习日语的同学都会发现,在输入法中输出日语时,除了使用假名的方式,还可以选择罗马字。而在输入罗马字时,即使是同一个假名也可以用不同的罗马字进行表示。(例如:「し」的罗马字表示可以是“si”也可以是“shi”,「ち」是“chi”也可以是“ti”)
学习罗马字可以说是进行日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那么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日语,为什么要用罗马字?罗马字到底是怎么?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了解日语中的罗马字。
日语罗马字
日语罗马字(日语:ローマ字/ローマじ)是使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日语的文字系统。
日语罗马字共有三种:平文式罗马字(又音译为黑本式、赫本式。日语:ヘボン式ローマ字)、日本式罗马字(日本式ローマ字)、训令式罗马字(訓令式ローマ字)。
01
日语罗马字的发展历史
罗马字的传入可以追溯到室町时代后期。
15世纪末起的大航海时代中,葡萄牙是首个将航海计划列为国家发展计划的国家,在恩里克王子主持领导下,结束此前孤立性的航海探险,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国家性远航事业。
1549年,西班牙传教士沙勿略(Xavier)经鹿儿岛上岸,在获得藩主岛津贵久的许可后,开始进行天主教传教活动。自此,随着天主教传教活动的开展,罗马字同时传入了日本,传递给部分日本群体。
1590年,范礼安(Valignani)带来了罗马字活字印刷机器。借此,1591年,最早的葡萄牙语式罗马字书籍《使徒行传·桑托斯工作摘要》印刷发行。
随后又发行了《信心录》等耶稣会刊行物。此外,还采用葡萄牙语式罗马字,编辑了便于学习的工具书《日葡辞典》(1603)。
这时期的罗马字主要是依据葡萄牙语语音拼写而成,已经表现出部分规则性,但是这种规则性完全程度尚显不足,这点无论在母音还是子音方面皆有所体现。
然而在江户时期,德川幕府实行了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众多国家的通商。因此,葡萄牙语式罗马字流传并不广泛,主要多集中在宗教范畴。
其中,只有荷兰继续与日本保持通商,其后诞生的“兰学”即是日本人通过与荷兰人交流而发展的学问。这一时期,根据荷兰语发音的罗马字,受到众多兰学者的推崇和使用。
葡萄牙人的到来,促使日本人了解到罗马字。荷兰人的到来,加速日本人熟知罗马字。1853年,美国敲开日本国门后,大量西方文化涌入。这些外来文化中,以英语负载的文化尤为凸显。
詹姆斯·柯蒂斯·赫本创制的“平文式罗马字”,是依据英语语音拼写而成,子音选用英语语音,母音选用意大利语音。
平文式罗马字随着《和英语林集成》这本字典在一般社会层面流行开来。伴随着经济商品与文化产物一同渗透至社会生活当中,平文式罗马字较之前各式罗马字拼写的影响都更为深刻广泛。
平文式罗马字是以西语为中心,因外国人需求而创制。西语与日语语音间存在巨大差异。平文式罗马字太过英语化,不能真正反映日语语音特色。于是,针对平文式罗马字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1885年,田中馆爱橘提出以日语为中心,依据日本人需求创制出田中馆式罗马字。田中馆式罗马字延续了兰学者们的规则性,五十音图中,各行与各列都使用相同的母音和子音字母。
1905年,田丸卓郎在演讲中,将这种排除外语干扰的日本人自然统读的田中馆式罗马字称为“日本式罗马字”。称呼的变化,更明确了这一拼写规范是以“日本的日语”为中心而创制的思想,体现出不一昧追颂西风的理念。
02
罗马字的分类
平文式罗马字
平文式罗马字(ヘボン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拼写方案之一,为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日语罗马字表记法。
其由幕末时代至日本行医的长老教会美国籍牧师詹姆斯·柯蒂斯·赫本所设计,首见于他在1867年所撰著的日英辞典《和英语林集成》,是首套在假名与罗马拼音之间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之日语标音系统。
平文式罗马字的拼写基于英语发音。因此对不熟悉日语的人而言,平文式罗马字的发音将更接近日语发音,如将“し”转写成“shi”而不是“si”。
日本式罗马字
日本式罗马字(日语:日本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由田中馆爱橘在1885年发明。与平文式罗马字相比,日本式罗马字更系统地将罗马字音位对应着五十音。
例如:た、ち、つ、て、と,平文式罗马字按照发音转写为ta、chi、tsu、te、to,而日本式罗马字转写为ta、ti、tu、te、to。
虽然日式罗马字摆脱了英语发音习惯,却遭到了以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以及日本英语学习者的强烈反对,因此国际社会大多依然采用平文式罗马字。
当时关于罗马字表记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在思考,到底是哪种表记方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终于,在1937年颁布的内阁训令中规定,将平文式和日式罗马字统一起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训令式罗马字”。
训令式罗马字
训令式罗马字(訓令式ローマ字)是日语罗马字的一种,又称“文部省式罗马字”,由日本政府在1937年以内阁训令第3号公布。1954年进行修订后,以内阁训令第1号重新公布。
与平文式罗马字相比,训令式罗马字更系统地将罗马字音位对应着五十音。
例如:た、ち、つ、て、と,平文式罗马字按照发音转写为ta、chi、tsu、te、to,而训令式罗马字转写为ta、ti、tu、te、to,但因为不符合国际习惯,因此,国际社会大多依然采用平文式罗马字。
在日语学习初始阶段,通过罗马字进行标音会让学习更加轻松,不过罗马字的发音终究不是标准的日语发音,在学习五十音图时也要认真跟随老师的口型进行读音记忆。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图文、音视频等内容,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所有,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经授权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表示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如拟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