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是整个韩语学习的基石 —— 掌握了正确的发音,不仅能让你听得懂、说得顺,还能通过发音规律轻松记住单词。今天就让小亚老师为你拆解韩语发音的学习要点,助你高效入门!
一、发音体系:先搞懂 “辅音” 和 “元音”
韩语发音由 “辅音” 和 “元音” 构成,就像中文的 “声母” 和 “韵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个音节。
(一)辅音:掌握 “3 大规律”,轻松记发音
韩语有 19 个辅音,看似复杂,但有明确的规律:
基础辅音:如 “ㄱ(g)、ㄷ(d)、ㅂ(b)”,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类似中文的 “哥、的、波” 的声母;
送气辅音:在基础辅音上 “加力送气”,如 “ㅋ(k)、ㅌ(t)、ㅍ(p)”,发音类似 “科、特、坡”,比基础辅音更用力送气;
响音辅音:如 “ㄴ(n)、ㄹ(r/l)、ㅁ(m)、ㅇ(ng / 零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其中 “ㄹ” 是难点,发音介于 “r” 和 “l” 之间,可先模仿 “日” 的发音,再慢慢调整。
记忆技巧:把 “ㄱ-ㅋ”“ㄷ-ㅌ”“ㅂ-ㅍ” 看作三组 “兄弟音”,基础音轻、送气音重,对比练习更容易区分。
(二)元音:看口型,就能读对
韩语有 21 个元音,分为 “单元音” 和 “双元音”,发音直接对应口型:
单元音:如 “ㅏ(a,张大嘴)、ㅓ(eo,嘴略小)、ㅗ(o,嘴唇拢圆)、ㅜ(u,嘴唇更圆)”,发音时口型保持不变;
双元音:由两个单元音组合而成,如 “ㅑ(ya,“ㅣ+i+ㅏ”)、ㅛ(yo,“ㅣ+i+ㅗ”)”,发音时口型从第一个元音滑向第二个元音,类似中文的 “呀、哟”。
练习方法:对着镜子练口型,确保 “ㅏ” 和 “ㅓ”、“ㅗ” 和 “ㅜ” 的口型区别明显,避免发音混淆。
二、发音难点:3 个 “坑” 一定要避开
(一)“ㅇ” 的两种用法
“ㅇ” 在音节开头时不发音(零声母),如 “아(a)、어(eo)”;在音节末尾时发 “ng” 音(收音),如 “앙(ang)、엉(eng)”。很多初学者会把 “안(an)” 读成 “앙(ang)”,需注意末尾是否有 “ㄴ”。
(二)“ㄹ” 的发音
“ㄹ” 在词首时接近 “r”(如 “라디오(radio)”),在词中或词尾时接近 “l”(如 “사과(sagwa)”)。练习时可先慢速读 “라(ra)、리(ri)、루(ru)”,感受舌尖轻触上齿龈的动作。
(三)收音的简化
韩语中有 7 个代表收音(实际发音有 10 个),但部分收音在词尾时会简化,如 “ㄱ、ㄷ、ㅂ” 在词尾发 “k、t、p” 的轻音(不爆破),如 “국(guk)” 读成 “gug”,“옷(ot)” 读成 “ot”(轻读 “t”)。
三、实用学习步骤:从 “单个音” 到 “连贯读”
(一)阶段 1:单个字母发音(1-2 周)
每天花 10 分钟跟读辅音和元音发音表,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发音,对比标准音;
制作 “辅音 + 元音” 卡片(如 “ㄱ+ㅏ=가(ga)”),随机抽取并朗读,确保看到就能读。
(二)阶段 2:音节与单词(2-3 周)
学习收音组合(如 “ㄱ+ㄴ=간(gan)”“ㅂ+ㅁ=밤(bam)”),重点练习 “한국(hanguge)、사랑(sarang)” 等常用词;
积累 50 个带收音的单词(如 “집(jip)、산(san)、물(mul)”),每天读 3 遍,注意收音的清晰度。
(三)阶段 3:句子连读(1 个月后)
韩语中存在连读现象,如 “한국어(hangugeo)” 读成 “한구거(hangugeo)”,“입니다(imnida)” 读成 “임니다(imnida)”。可从简单句子开始练习,如 “안녕하세요(annyeonghaseyo)”,感受音节之间的自然衔接。
发音就像 “盖房子的地基”—— 基础打牢了,后续记单词、练听力都会更轻松。从今天开始,跟着标准音开口读,迈出韩语学习的第一步吧!
推荐阅读